正月晦日西归舟中作
艾可叔〔宋代〕
宦情一片莫云浮,归兴双溪春水流。
惜别长官携酒盏,送行诗友候津头。
人方挟弹窥黄雀,我不知机愧白鸥。
数夕打篷风更雨,并无明月载空舟。
译文及注释
译文
仕途宦海如一片漂浮的浓黑乌云,我归乡之情如双溪春水一样流去。
长官与诗友们携着酒壶,等候在渡口,依依惜别,送我前行。
黄雀与世无争却遭人们挟弹弓窥伺捕捉,白鸥能提前辨知世道人心的险恶,选择停留与否,而我却不如它们不知机!
我归途的空舟,多少个夜晚,都经历风雨打篷,却没有明月相伴!
注释
宦情:做官的志趣、意愿。
莫:昏暗。
赏析
正月晦日西归舟中作,标题点名了时间与事件,即正月末日,归乡州中有感而作。晦,归州,蕴含低沉心情,辞别繁华与归乡情感!
首联莫字直解不通,可引申为暮,作日暮义;或者为墨,引申为浓黑色义;兴,兴致,心情。整句意思为仕途宦海如一片漂浮的浓黑乌云,我归乡之情如双溪春水一样流去,融情于景,表达了仕途失意,人生漂泊,前途茫茫的低落之情。
颔联意思,长官与诗友们携着酒壶,等候在渡口,依依惜别,送我前行。运用互文手法和对面落笔手法,表面上说长官和诗友惜别我,对我不舍,其实是表达自己对他们依依不舍。
颈联,黄雀与世无争却遭人们挟弹弓窥伺捕捉,
简析
《正月晦日西归舟中作》是一首七言律诗。诗的首联融情于景,表达了仕途失意、人生漂泊、前途茫茫的低落之情;颔联运用互文手法和对面落笔手法,说长官与友人为诗人送别,实则反照出诗人对他们的不舍之情;颈联用典抒情,写自己在改朝换代的形势下不知机变、不知危险;尾联用比喻手法,将归途的险恶用风雨做比。这首诗融情于景、情景交融,写出归途的孤独寂寞,以及对归途与前途未卜的担忧之情。
艾可叔
艾可叔,字无可,号臞山。江西东乡人。南宋诗人。艾可翁兄。与弟蕙山、弧山并称“三艾先生”。咸淳四年(1268)进士。历任吉水县文学、新建县丞、西台中丞,官至御史中丞。入元不仕。以诗文著称。著有《文江讲艺集》、《臞山集》、《钩玄篇》等诗文集,惜皆不传。《江西诗征》收录其诗作《金陵晚眺》、《樟镇夜泊》等12首。《全宋诗》卷三六○六录其诗14首。事见《江西诗徵》卷二三。 14篇诗文 4条名句
谒金门·春半
朱淑真〔宋代〕
春已半。触目此情无限。十二阑干闲倚遍。愁来天不管。
好是风和日暖。输与莺莺燕燕。满院落花帘不卷。断肠芳草远。
小重山·柳暗花明春事深
章良能〔宋代〕
柳暗花明春事深。小阑红芍药,已抽簪。雨馀风软碎鸣禽。迟迟日,犹带一分阴。
往事莫沉吟。身闲时序好,且登临。旧游无处不堪寻。无寻处,惟有少年心。
戚氏·晚秋天
柳永〔宋代〕
晚秋天,一霎微雨洒庭轩。槛菊萧疏,井梧零乱,惹残烟。凄然,望江关,飞云黯淡夕阳间。当时宋玉悲感,向此临水与登山。远道迢递,行人凄楚,倦听陇水潺湲。正蝉吟败叶,蛩响衰草,相应喧喧。
孤馆,度日如年。风露渐变,悄悄至更阑。长天净,绛河清浅,皓月婵娟。思绵绵。夜永对景,那堪屈指暗想从前。未名未禄,绮陌红楼,往往经岁迁延。
帝里风光好,当年少日,暮宴朝欢。况有狂朋怪侣,遇当歌对酒竞留连。别来迅景如梭,旧游似梦,烟水程何限。念利名,憔悴长萦绊。追往事、空惨愁颜。漏箭移,稍觉轻寒。渐呜咽,画角数声残。对闲窗畔,停灯向晓,抱影无眠。